close
在台灣最常見的建築物應該就屬公寓了,各式各樣良莠不齊、高高低低的公寓在大街小巷中排排站,有時候真的會覺得看了很傷心。
而在台北市也因為M型社會的頂端族群喜歡住高級豪宅,所以一棟棟矗立高空的豪門宅第也應運而生,雖然看起來美輪美奐、高級不已,卻也令人覺得格格不入。
為什麼就不能來一點有創意的建築物呢?
雖然台灣也是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築物,例如三芝的飛碟屋以及龍潭的葉山樓,但是充其量他們只能用「怪」來形容,或許是法蘭不懂得欣賞他們的創意吧。(如有冒犯請原諒)
而在世界各地也有許多超具特色的建築物,雖然有些看起來也很詭異,但是卻會讓人想要去現場親眼瞧瞧。
The Basket Building 籃子大廈(俄亥俄州,美國)
Gherkin 醃黃瓜大廈(倫敦市,英國)
The Dancing House 舞蹈大廈(布拉格,捷克共和國)
manchester civil justice centre 曼徹斯特民事司法中心(曼徹斯特,英國)
Kansas City Library 堪薩斯的公共圖書館(密蘇里州,美國)
Bahá’í House of Worship 敬神巴海教堂又名蓮花寺(新德里,印度)
Erwin Wurm的作品:「House Attack」(維也納,奧地利)
Nord LB building (漢諾威,德國)
Ripley’s Building (Ontario ,加拿大)
Krzywy domek 彎曲房子(波蘭)
還沒加入法蘭的噗浪嗎? 請點這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