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年12月7號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登場

可能大家會不太清楚哥本哈根會議是幹嘛的

或許大家只聽過哥本哈根的童話!?

先幫大家介紹一下哥本哈根會議是在做甚麼的

========================================  我是分隔線之熱呼呼

1997年《京都議定書》為解決氣候變化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但是目前《京都議定書》的減排協議將於2012年屆滿到期

於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2007年於峇里定下為期兩年的談判計劃,

目標於2009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決定2012 – 2017年全球減排協議。

img20091112589170110.jpg  主办方承诺尽可能实行环保措施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重要性:

1.《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 減排承諾期,至2012 年便結束;是次會議將是繼1997 年京都會議後,史上第二次由各國部長或代表協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決定2012 年後的減排指標與內容。

2.  科學家指出,全球溫室氣體必須於2015 年開始下降,以控制全球溫度上升不會超過攝氏兩度,否則氣候變化將對地球帶來不可逆轉的災難;我們只有不足十年的時間制止全球不斷增長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因此哥本哈根會議必須敲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協議。

preview625x341_festival_picture02.jpg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討論焦點:

1.  發達國家的減排指標:在「攝氏兩度」的前提下,科學界呼籲,已開發國家必須在2020 年前, 於1990 年的水平上減少25%-40% 的溫室氣體排放,至2050 年減少80%(1990 年水平上), 才能有效控制增溫的幅度。

2.  已開發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援:已開發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穩定、適量而可預計的資金與技術援助,讓發展中國家在兼顧國內溫飽與發展的同時,也有足夠的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如使用可再生能源、保護森林、適應氣候災難等。

3.  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路徑:作為UNFCCC 的締約方,在發達國家承諾資金與技術支援下,發展中國家應在自身的能力情況下,循序漸進地展開減排行動,制定適應與緩減政策

4.  保護森林方案制定全球合作機制,確保主要的森林區域(如亞馬遜和印尼)於2015 年後不會再有非法砍伐的情況,至2020 年所有發展中國家的森林都得到充份的保護。

100994286.jpg 

 

==========================================  我是分隔線之冷颼颼

 

說了這麼多,其實一個最簡單的重點就是節能減碳

 

 

話說回來,先跟大家分享一個統計數據

 

根據路透社的統計資料,中國大陸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排放比例32.51%

 

而美國則以30.41%名列第二。這兩個國家加起來的碳排放量超過全球碳排放量的一半。

 

但是我們也不用高興,小小的台灣排名第四十四名!!

 

跟美國與中國差不多!!

 

 

統計數據顯示,新興市場累計碳排放量超過五成五,高於成熟市場的44.29%。新興市場成為全球碳排放的主力。

 

另外根據權威性「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生命行星」(Living Planet)報告

 

前一陣子發生倒債危機的杜拜及其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員的平均每人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高居全球之冠,阿聯必須減排75%才能維持永續。

 

20Footprint.jpg 

 

曾在杜拜工作3年半的英國綠黨(Green Party)成員佛斯特(John Foster)告訴法新社:「杜拜是一個道地的生態災難。」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最新研究發現,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民耗用的資源及廢棄物設施,平均每人需使用約9.5公頃土地,比世界第二浪費的美國略多。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08年底的報告指出,如果要讓地球資源不致耗竭,平均全球需求必須降到每人使用2.1公頃以下土地。

  

  

==========================================  我是分隔線之好多字 

 

或許有人會質疑,192個國家的元首加上許多的與會人員一共近一萬七千名各方人士齊聚哥本哈根,環境衝擊在所難免。

 

初步估計,開會兩周期間,總共將釋出4.05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廿萬輛一般汽車十四天的排放量。

 

但是丹麥政府已表示要採取各種措施,盡量把會議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最低,其中包括:會場「貝拉中心」力行節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二○%;鼓勵業者增加經過環保認證的飯店客房;呼籲與會者利用大眾運輸系統赴會,避免喝瓶裝水,並大幅降低紙張的使用。

 

大会垃圾收集箱。

 

另外,主辦單位不向與會代表發放禮品或公文袋,省下的經費將轉為設立獎學金,全額資助世界各地十一名學生到丹麥免費攻讀兩年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碩士課程。

 

至於會議期間無法避免的碳排放,丹麥政府計畫給予抵償。丹麥決定斥資一百萬美元,與孟加拉政府和「世界銀行」合作,在孟加拉首都達卡興建廿座較為環保的新磚廠,取代若干重度污染的老舊磚窯。丹麥能源署估計,新磚廠每年將可減少逾五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上面的資料讓我們可以了解,全球各國都很重視溫度日漸上升的氣候問題

 

但是也有另外一派人士認為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根本就是一場陰謀論

 

美國環保團體於上週推出的動畫《碳交易的故事》(The Story of Cap and Trade),影片中指出,目前這個號稱能解決全球暖化危機的「碳交易制度」,背後的推手,正是設計了能源交易的恩隆企業,以及造成次級房貸危機的高盛等華爾街金融機構。「他們即將開發出一個價值三兆美元的泡泡,但是將這個泡泡破掉時,它不只搞垮我們的股票投資,還可能會毀滅一切!」

 

影片內容指出,在現行的「碳交易制度」細節中,其實存在許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免費碳權」,工業污染者取得的碳權,絕大部分是「免費」的,沒做什麼就可以取得,有人因此稱之為「總量管制與贈送制度」,其結果是污染者製造越多的污染,就可取得越多碳權。「這根本就像是我們在感謝他們製造出這些問題!」

 

 

而在歐洲進行總量管制的結果,不但消費者能源成本上升,同時碳排放量也跟著上升!「唯一成功的地方是,污染者賺到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利潤。」

 

另外一個問題是「抵減」,當一家公司做了移除或可降低碳排量的事情,就可獲得「抵減」的碳權,問題是,不一定真的有碳被移除,由於碳權很值錢,不少企業會因此而「作弊」。「污染工廠經營人可以宣稱,他們打算擴廠200%,但後來只擴廠100%。由於這麼一無意義的聲明,他們就可獲得抵減碳權。」

 

 

最後一個問題是,「碳交易」制度形成了「障眼法」,「充滿漏洞而且保證可以賺錢的『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早已經讓人忘掉我們還有其他解決方案。」影片指出,世界各國甚至還沒對碳排放的總量達成共識,便本末倒置地著手進行交易計畫及抵減!

 

所以導致這些人士反倒認為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根本沒有必要開會!?

 

但是,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全球氣候劇變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

 

我們需要怎麼樣的改變,端看你跟我的想法與行動了。

 

想看這部動畫《碳交易的故事》(The Story of Cap and Trade)可以直接點下面觀賞 

 

延伸閱讀:Save the Earth-全球暖化危機 中 

               Save the Earth-全球暖化危機 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k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